#WFH的午休時間,讓我們一起 #吳所不聊。
沒有人要攻擊國產疫苗,也沒有人要抹黑國產疫苗,是以下這些事,讓大家產生顧慮:
1.蔡總統在5/13國安高層會議後宣示:「國內疫苗研發部分,已進入臨床實驗二期收尾階段,預計7月底可以開始供應第一波國產疫苗。」
問:總統可以下指導棋?
2. 國產疫苗第二期試驗都還沒完成,疾管署就與高端、聯亞完成簽約。
問:二期還沒解盲,為何就能下單?若解盲結果出來,疫苗不夠成功,這合約怎麼辦?
3.還是有很多人認為:「輝瑞BNT、莫德納、AZ疫苗都是完成二期試驗,就緊急授權使用。」
問:國外疫苗「有做」三期人體試驗,跟「二期試驗就緊急授權」,明明就是有差別,為何還是有綠委跟綠營相關人士要誤導民眾。
4.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:「我們這裡做的是擴大的試驗,比如現在高端第一期收 3,852 人,老年人有 846 人,第二期收 3,815 人,老年人有 838 人,二期是做安全性,如果以這樣規模來說,安全性就不會有問題。」
問:問題是二期都還沒通過,為何能先強調安全沒問題。
沒有人要抹黑國產疫苗,而是政府必須要用數據說話,套一句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謝思民曾發的文來做結尾。
「沒有所謂信心與否,只有 #科學驗證。」